农韵三下乡|“彝海盟约,长征新途”——农工院凉山红旅高质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调研之乡村振兴篇

发布者:王子怡发布时间:2024-09-11浏览次数:10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彝海盟约,长征新途”红旅高质量发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前往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海村与大石板村,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意义,调研乡村振兴实施现状,探寻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积极求变谋改革,多元发展促振兴

调研团于8月10日在大石板村妇联主席肖文婷的带领下,来到了西昌市大石板村,参观了大石板村一期工。漫步于大石板的土路上,道路两旁皆是石头和泥巴砌成的传统民居,其中一些已被改造为餐馆、摄影工作室和商店,而另一些则变身为茶舍和民宿。通过与沿途摊贩的交流,成员们得知,大石板村原本是一个以农耕为主、捕鱼为辅的小村落。直到2018年,随着四川省两项改革的推进,大石板村才逐渐蜕变成了现在的模样。除了经营小生意和在宅基地种植蔬菜瓜果外,当地居民还会定期举办音乐节、篮球赛、篝火晚会等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他们成立的乐队和篮球队已在全国性的比赛中多次获奖。


 


 


通过采访肖文婷主席,实践团成员深入地了解了大石板村的演变与发展历程。从一个昔日的小渔村蜕变为“全国十佳”乡村振兴示范村,大石板村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最初的传统老房与居民宅基地建设阶段,随后是民宿兴起与旅游业初步发展阶段,直至今日成为特色旅游区。大石板村构建了一套以民宿为核心、宅基地为特色的产业体系,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疫情结束后,大石板村抓住机遇,不断推动产业、文化与服务的全面发展,实现了多种产业的有机融合,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标志性的成就。

大石板村在完善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的同时,亦专注于培养专业人才村内设立了党支部,并提供课程邀请当地村民参与学习,以提升村民的服务意识,确保能以优质服务迎接游客。政府与企业亦不遗余力,加大投资力度,引进大批专业人才,以支持大石板更大规模的开发与设计。

脱贫致富展新颜乡村振兴谱新篇

面对大石板村相对成熟的发展成果调研团队为了进行更有效的类比分析,将目光转向了刚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彝海村彝海村不仅是彝海结盟的历史发生地,还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底蕴8月11日,调研团在彝海村杰出返乡青年木萨书记的带领下深入走访村庄。初入彝海村,实践团成员们便惊讶于色彩整齐、充满彝族风情的房屋配套完善的幼儿园教学楼以及一应俱全的生活设施。成员们从驻村书记口中了解到,脱贫攻坚期间,战略支援部队提供了1350万元的定点帮扶资金,用于新建安居房、卫生室、幼儿园、农民夜校和产业园等基础设施,使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面对如此显著的变化,成员们深刻体会到国家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绩彝海村欣欣向荣的发展面貌感到骄傲和自豪

为深入挖掘乡村振兴发展成果,书记带领成员们爬上了山这里成片的花椒树覆满山林、满树的花椒香飘遍野花椒是彝海村的主产业,然而近几年却面临低价滞销的困境,如何做好产销对接、打开销路一直是村委想要解决的问题。在书记与摘花椒的村民交谈后,书记对成员们说:老一辈村民能够用汉语交流的人不多,不过在村庄基础设施发展起来村民们思想观念改变之后,孩子们基本都能读到高中以上,并且精通彝语和汉语两种语言。

 

与大多数乡村一样,“人才紧缺”始终是限制彝海村发展的关键点,这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最为普遍的难题,这一挑战不仅局限于教育领域,同样贯穿于组织振兴和产业振兴等方面。要推动家乡发展,必须构建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整合各类优质人才资源,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引育和培养,既要引得来,还要留得下。就目前发展的过渡阶段来看,杰出青年木萨选择返乡创业,将为彝海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人才支撑作用

接着,实践团成员们走进木萨书记自家的后山,映入眼帘的是蜂箱、鸡羊鹅群、花椒林、格桑花海…… 成员们被木萨书记仅凭一人之力就打造出如此规模的产业深深震撼。谈到为何发展如此多种类的产业时,他表示,自己作为返乡的新兴力量,致力于探索“经验 + 新技术” 双驱动的农业发展新模式,以推动农产品实现高产高质在过去彝民种植经验的基础上,彝海村的农产业有望注入新的科研活力。蜜蜂是书记这几年试点的新产业,凭借着甜香高质、原生态零添加的优势,今年已经找到了稳定的销路。

得知小队来自河海大学农工院后,木萨兴奋地带成员们前往村里一座山上采木姜子凉山的环境很适宜木姜子树生长,这将是未来新的产业增长点。 “如果有条件,希望大家能给一些建议。”成员们皆为书记的谦虚与真诚所打动,亦被其对振兴家乡的强烈渴望深深触动。后续,调研小队将发挥学院相关学科优势,在学院老师的指导下,为彝海村木姜子产业发展提供解决方案智力支持

建言献策谋复兴,拨云去雾向未来

彝海村当前面临着农产品销路窄、各业人才引进难等棘手问题。地理位置偏远、地势险峻以及村民汉语水平有限,这些因素长期阻碍了彝海村的发展。经过对各村的走访调研与深入讨论,调研小队也向彝海村书记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充分盘活“彝海结盟” 这一重大 IP,促使红旅与村庄深度融合;二,抓住机遇,积极招商引资,扩大知名度,从而打开销路、留住人才;三,聘请专业的营销宣传人才进行广泛宣传。调研团队成员们坚信,在如此真诚热情、踏实肯干的村干部以及村委党委的带领下,彝海村必将找准路子、开对方子、打响牌子,拨云去雾、开创新的篇章

通过这次实地调研,实践团成员不仅对凉山地区的农村发展水平有了深入认识与了解,体会到乡村振兴给当地百姓生活带来的切实改变,同时也深刻认识到了目前农村发展的局限性和差异性。实践团充分学习彝海村村民艰苦朴素、脚踏实地的创业精神,深刻领悟了大石板村兼收并蓄、多元包容的发展理念。他们将把这来之不易的收获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之中,让大凉山在脱贫攻坚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展现出的坚忍不拔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在河海大学的沃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College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传真:(025)83786921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    邮编:210098
学院邮箱:ngy@hhu.edu.cn    院长邮箱:chinsei@163.com